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
法律分析: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实践1988年以来,我国在证券发行审核方面,是地方法规分别规定证券发行审核办法。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
从各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股票发行监管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上额度管理和指标管理属于审批制,通道制和保荐制则属于核准制。每一种发行监管制度都对应一定的市场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的演变反映了证券市场从初级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这些变革都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同时也加强了政府的监管职能。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证券发行制度还将继续完善和优化。
历史的里程碑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的股份制改革,不仅是中国企业改革的缩影,更是中国股市转折点的象征。邓小平同志的亲临与赠股,无异于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最高肯定。同年,电真空B股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迈入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沪深股市交易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327品种成交金额占去期市成交额近80%。
多年来,新股发行体制共出现过9次重大变革,先后经历过审批制和核准制等阶段。1990年-2000年:行政审批制这一阶段我国股票发行采取的是行政审批制,这期间大量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完成了上市融资。大事记:1992年之前,实行内部认购和新股认购证。
关于股票60025和股票600255的最新价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