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格力收购银隆被小股东反对
1、主要还是中小股东不想承担风险。格力对银隆的收购是大幅溢价的,另外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个烧钱的行业,银隆也不算行业内特别出色的标的。其实格力现在空调行业已做到天花板了,开拓其他业务是势在必行的。
2、反对原因之一是收购的估值过高,董明珠还因此在股东大会中发怒。 但是执意切入造车领域的 董明珠竟然自掏10亿腰包, 然后拉上王健林、刘强东共同出资30亿元取得了珠海银隆2388%的股权,其中董明珠个人占股4627%,是银隆第五大股东。
3、年8月,格力电器抛出收购方案,准备砸130亿元的高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此事遭到了格力的中小股东前所未有的奋起反对。格力收购不成,董明珠为此颇为恼火。于是她义无反顾自掏腰包,入股珠海银隆。
4、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试图以130亿元收购银隆,但这一决定遭到了董事会的反对。然而,董明珠并没有放弃收购银隆的决心,最终以128亿元拍下了银隆30.47%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然而,银隆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
董明珠,后悔了吗?
董明珠就更惨了,其手中146%股权对应下来的净资产只剩下41548万。相对最初的24亿估值,亏了近20个亿,只剩下零头。钱是实实在在的亏了,董明珠的造车梦并没有实现。
因为五年之约的赌约到期后,小米总裁雷军输了,所以他表示有些后悔了。
对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董明珠说坚决不后悔。年前格力电器(00065SZ)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董事长雷军在电视屏幕上的一场10亿赌约已经临近尾声。
董明珠并没有后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违背规则,无论是谁,一概处理。董明珠的铁腕让经销商们不得不服软。
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董明珠从第一份工作工资290元走到现在,也在向我们说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在于职位高低,而是在于过去工作,不后悔。我们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选择,只要青春无悔,做什么都是值得。
如今,董明珠依旧不后悔当初的抉择。纵观格力空调集团从发展至今,以及董明珠作为底层销售员工从进入格力起,到现如今格力的掌门人,我认为董明珠拒绝帮助亲戚走特殊通道的这个选择,是值得的。
如何看待格力收购银隆失败?格力未来何去何从?
虽然格力已经调减或取消了96亿的配套募集资金,但是结果依然没有改变。而且收购银隆失败并不会对格力生产经营造成不好的影响。
珠海银隆的技术可以说是中国制造或者说供给侧改革一个重要路径,收购没有成功是格力的一个损失,也是一个遗憾,但是不要紧,它不能消灭我们的信心,没有收购成功依然要支持。
中小股东不满股权被稀释,导致10月28日临时股东大会上格力收购珠海银隆的26项议案中有15项被否决,包括收购方案中的配套资金募集方案,也迫使收购被迫中断和调整。
银隆的负债问题比较严重。银隆新能源从2009年创办,到2021年七月底,总负债达到227亿元,负债率近90%;连续多年亏损,到2012年前七月总营收十亿余,营业亏损即达到九亿余,每月亏损上亿元,官司缠身。
又一个贾跃亭?继格力、奥克斯之后,美的投7.4亿入局造车
1、年前,格力当家人董明珠打算以130亿元的对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并募集资金97亿元用于珠海银隆的造车项目,结果却是收购失败。而一桩价值4亿元的收购,美的集团引发了市场对其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2、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在就格力造车一事时曾评价说,空调和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格力擅长的空调技术,对于做新能源汽车帮助不大。 此外,格力目前所熟悉的产品和销售流程与汽车行业也并不相同,进军这一新领域风险依然很大。
3、但是现在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十分值得看好的行业,为了参与新能源行业,格力集团以及华发集团不惜参投贾跃亭旗下的FF,不得不说这次是一场很大的赌博。
4、最近关于贾跃亭的好消息传来了,珠海国资给他投资了20个亿,珠海两大核心企业格力和华发也注资,与他携手量产ff91,并决定在珠海设立法拉利未来这款车的生产基地。
5、年7月4日,他启程奔赴美国,至今未归,在这之后,就有了贾跃亭的“下周回国”的段子。“成王败寇”,自此,“老赖”、“PPT造车”……就成了贾跃亭的另一个身份。
珠海银隆现状2022
年银隆新能源的现状 5月5日,格力电器披露了2022年年报,其中显示,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年度净亏损达到了105亿元,净资产从年初的247亿元缩水到了37亿元。
珠海银隆现状2022是低迷。银隆的企业财报表明珠海银隆的产业园已经大部分停产,成都园区的运营状况起伏不定。珠海银隆的珠海总部还存在业绩疲软问题,目前处于低迷状态。
会的。因为银隆汽车的股票和运营资金已经崩溃了,倒闭是迟早的,是无法挽救的现状了,有人说过不超过2022年就会倒闭的,同时银隆汽车在全国的所有门店都将关门倒闭。
董明珠取得了银隆的实际控股权之后,董明珠就开始对银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将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了修改企业战略和更新技术方面,还将银隆改名为了格力钛,正式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发起了进攻。
在2018年初,珠海银隆就被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至少12亿元。“银隆真的就是窟窿”。2018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董明珠曾感叹。银隆新能源的极速扩张也加速了董明珠与创始人魏银仓的矛盾。
珠海银隆的财务状况相对稳健。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公司过去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公司的资产总额也在稳步增加,表明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产品质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格力的电动汽车业务,失败了?
主要规模的失利不只让格力团体的市值不绝下降,也让格力和它的“掌舵者”董明珠饱受质疑,尤其是在董明珠斥资130余亿试图收购银隆新能源,筹备机关新能源汽车规模后,相关质疑就变得更多了起来。
就在手机业务沉寂了几年后,格力又在去年推出了大松5G手机,让不少人惊呼:原来董明珠还没有放弃做手机!董明珠则表示格力一直坚守自主创造、自主研发、自己设计,只是需要时间,所以她从来没认为格力手机是失败的。
从投资银隆遭遇上可以看出,董明珠除了在家电里的空调上是成功的外,其他包括手机、新能源汽车都是失败的。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2016年董明珠决定跨界造车开始,很多人都在等待她的“一败涂地”。 就好像按剧本走一样,由于遭到股东的拒绝,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失败。
辗转5年,格力终于以18亿“拿下”银隆! 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通过参与司法拍卖拍得珠海电动车企业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成交价格为128亿元。 另外,董明珠将其个人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46%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电器。
根据三亚广播电视台现场报道的视频显示,其中部分过火但未被完全烧毁的车辆能够在车头看到明显的“Yinlong”字样,部分未被烧毁的车辆尾部则印有“广通纯电动”(格力钛旗下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