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出借账户”首个罚单来了!“一案多查”成监管趋势
1、上海证监局日前一口气发布3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开诚投资违法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以及李某和李某鑫违法出借自己的证券账户给开诚投资使用。上海证监局不仅对借用证券账户的开诚投资进行处罚,为出借账户的李某和李某鑫亦同时开出罚单。
2、证监会熊模昌、吴国荣根据证监会2021年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熊模昌和吴国荣涉嫌利用相关证券账户操纵华平股份。
3、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违法事实,被央行上海分行处以罚款1004万元。
4、同时,证监会针对游资操纵市场的罚单不断。著名牛散徐留胜、廖国沛被处以巨额罚金。与此同时,证监会对500万以上持仓市值加保证金比例账户进行严格监管,导致游资生态濒临崩溃。
5、一是建立不仅包括最低资本而且还包括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的资本管理规定。二是大幅度提高最低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完善的资本充足率框架,旨在促进鼓励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风险评估水平。
6、日前,证监会网站披露一起内幕交易案的具体信息,涉案方因在2013年内幕交易中青宝而被采取“没一罚一”的行政处罚,合计罚没金额近4亿元,可算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大罚单之一。
我国股票市场上的违规案例,最好是2000年以后的
“蓝田造假案”堪称中国证券史上一个较大的财务造假案例,其余波远未结束,今年4月23日,河北省投资者张先生曾起诉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蓝田股份)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在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虚减总股本,提高每股收益。
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证券违规的案例?
1、我因为所写论文的主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需要找有关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法等方面的案例。
2、先打开百度 110,找证监会网站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罚文件,就要先登陆证监会网站,然后点击“信息公开”,之后找到行政处罚,筛选过后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文件了。
3、查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大家可以从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里查出信息,把注册证券从业人员信息查询进去,输入他的名字,会出现他的信息,然后大家就能够看出这个证券从业人员的相关惩罚了。
4、“蓝田造假案”堪称中国证券史上一个较大的财务造假案例,其余波远未结束,今年4月23日,河北省投资者张先生曾起诉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蓝田股份)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在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庞大集团因披露信息违规被证监会处罚了吗?
1、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2、中国证监会拟决定对庞大集团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庞庆华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对相关当事人武成、刘中英给予警告并处罚款。
3、庞大集团涉嫌信批违法一案已由证监会调查完毕,证监会依法决定对庞大集团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庞庆华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对相关当事人武成、刘中英给予警告并分别处罚款30万元、15万元。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例解析
1、近日,一起典型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罚案闹得沸沸扬扬。
2、结合之前曝光的which股上市公司航天通信财务造假案,这已经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黑天鹅”事件并不是民营企业的专属,它正在大大增加其上市。
3、案例一:绿大地股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 引言 2010年3月,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利润、虚增收入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4、记者据数据及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告综合梳理,截至8月14日,年内共有60家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子公司、董监高等)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45家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占比75%。
5、荣联科技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